射干
基本解释
词条:『射干』
拼音:shè gān
注音:ㄕㄜˋ一ㄝˋ一ˋ ㄍㄢㄍㄢˋ
解释:
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鸢尾﹑乌萐﹐射干也。"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王逸注:"射干﹐香草。"洪兴祖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
2.兽名。
古代诗词
南北朝.沈约.奉和竟陵王药名诗:「射干枝可结。」
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第二十六首):「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第四十五首):「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明代.唐寅.咏怀诗:「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宋代.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寒松翳林麓,射干生陇坂。」
基本字义
射shè(ㄕㄜˋ)
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有所指:暗射。影射。
其他字义
射yè(一ㄝˋ)
1、〔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其他字义
射yì(一ˋ)
1、〔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基本字义
干(乾)gān(ㄍㄢ)
1、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个数:若干。
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干将(jiàng)〕古剑名。
13、姓。
其他字义
干(幹)gàn(ㄍㄢˋ)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做:干事。说干就干。
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方言,坏、糟:事情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