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
基本解释
词条:『沙陀』
拼音:shā tuó
注音:ㄕㄚㄕㄚˋ ㄊㄨㄛˊ
解释:
1.我国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别部,即沙陀突厥。唐贞观间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以为名。五代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古代诗词
唐代.元稹.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始服沙陀虏,方吞逻逤戎。」
明代.楚石梵琦.开平书事(六首):「夜雪沙陀部,春风敕勒川。」
宋代.苏颂.使回蹉榆林侵夜至宿馆:「使还兼道趣南辕,朝出沙陀暮水村。」
明代.刘定之.五台行(咏梁、唐、晋、汉、周):「北台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
明代.贝琼.即事:「少海旌旗落照中,沙陀兵马雁门雄。」
基本字义
沙shā(ㄕㄚ)
1、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姓。
其他字义
沙shà(ㄕㄚˋ)
1、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基本字义
陀tuó(ㄊㄨㄛˊ)
1、〔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2、山冈。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