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三庶

基本解释

词条:『三庶』

拼音:sān shù

注音:ㄙㄢ ㄕㄨˋ

解释:唐玄宗废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时称"三庶"。

古代诗词

宋代.刘克庄.唐二妃像:「不但烹三庶,东宫亦屡危。」
宋代.王铚.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基本字义

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shù(ㄕㄨˋ)

1、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3、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挨三顶五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八难三灾 巴三览四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

更多汉语词典: 丧家 三象 山荒 审勘 砂子 蔱蘠 山棚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