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
基本解释
词条:『三司』
拼音:sān sī
注音:ㄙㄢ ㄙ
解释:
各代所指不同。1.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2.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3.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
4.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
5.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
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晋:「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唐代.刘禹锡.江陵严司:「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元代.马熙.太常引 补和可翁四首:「怕*似、三司面皮。」
宋代.王安石.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
元代.许有壬.菩萨蛮 寄中书诸公:「三司笑面靴纹皱。」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