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耳
基本解释
词条:『塞耳』
拼音:sāi ěr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ㄦˇ
解释: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幽居杂题:「岂无朝市事,塞耳未曾闻。」
唐代.李白.上留田行:「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魏晋.石崇.楚妃叹:「充纩塞耳。」
唐代.王建.横吹曲辞·陇头水:「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
唐代.王建.垄头水:「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垄头闻水声。」
基本字义
塞sāi(ㄙㄞ)
1、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其他字义
塞sài(ㄙㄞˋ)
1、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其他字义
塞sè(ㄙㄜˋ)
1、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基本字义
耳ěr(ㄦˇ)
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4、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6、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