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乎
基本解释
词条:『云乎』
拼音:yún hū
注音:ㄩㄣˊ ㄏㄨ
解释: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
古代诗词
宋代.洪咨夔.沁园春:「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唐代.李亨.梦丹书:「厥不云乎,惟其惟时。」
宋代.辛弃疾.汉宫春:「不如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宋代.王柏.书隐和韵谢再答之:「事之云乎哉,敢分席半片。」
宋代.陈著.九月十日乡入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酒云酒云乎,渊乎有余味。」
基本字义
云(雲)yún(ㄩㄣˊ)
1、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基本字义
乎hū(ㄏㄨ)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2、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5、古同“呼”,呜呼。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