棫朴
基本解释
词条:『棫朴』
拼音:yù pǔ
注音:ㄩˋ ㄆㄨˇㄆㄛˋㄆㄛㄆ一ㄠˊ
解释:
1.白桵和枹木。《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棫白桵也。朴,枹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飞凛棫朴斯燎。"一说即白蕤。
2.《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送彦孚主簿:「本朝开典礼,棫朴作株桩。」
宋代.黄庭坚.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翟公辟痈老,薪槱茂棫朴。」
唐代.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谿:「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
先秦.诗经.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宋代.王安石.杂咏八首:「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基本字义
棫yù(ㄩˋ)
1、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可以吃:“柞棫拔矣。”
2、柞树。
基本字义
朴(樸)pǔ(ㄆㄨˇ)
1、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其他字义
朴pò(ㄆㄛˋ)
1、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其他字义
朴pō(ㄆㄛ)
1、〔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其他字义
朴piáo(ㄆ一ㄠˊ)
1、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