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罂
基本解释
词条:『银罂』
拼音:yín yīng
注音:一ㄣˊ 一ㄥ
解释:见"银罂"。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泻银罂。」
唐代.白居易.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玉柄鹤翎扇,银罂云母浆。」
宋代.陈允平.过秦楼:「翠阁凝清,正宜瀹茗银罂,熨香金斗。」
唐代.杜甫.腊日:「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唐代.李贺.舞曲歌辞·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基本字义
银(銀)yín(一ㄣˊ)
1、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银杯。银牌。
2、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银票。
3、像银的颜色: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古同“垠”,边。
5、姓。
基本字义
罂(罌)yīng(一ㄥ)
1、〔罂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红、紫、白等色,果实球形。未成熟时,果实中有白浆,是制鸦片的原料,果壳可入药,花供观赏。
2、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