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豹
基本解释
词条:『隐豹』
拼音:yǐn bào
注音:一ㄣˇ一ㄣˋ ㄅㄠˋ
解释: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隐豹窥重巘,潜虬避浊泾。」
唐代.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魏晋.李俊明.西江月 筹堂寿:「雾恰山中隐豹,云还天上从龙。」
宋代.王千秋.临江仙:「刚论隐豹冥鸿。」
宋代.蒲寿宬.游西岩:「西岩结屋烟作罩,斑斑不露如隐豹。」
基本字义
隐(隱)yǐn(一ㄣˇ)
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其他字义
隐(隱)yìn(一ㄣˋ)
1、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基本字义
豹bào(ㄅㄠˋ)
1、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
2、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