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址
基本解释
词条:『余址』
拼音:yú zhǐ
注音:ㄩˊ ㄓˇ
解释:残留的基址;遗址。
古代诗词
唐代.豆卢回.登乐游原怀古:「雄图奄已谢,余址空复存。」
宋代.杨时.题愚斋:「篱东有余址,谁能薙榛芜。」
宋代.欧阳修.予作归鴈亭於滑州後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台倾余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
宋代.曹勋.江城子:「至今风月动凄凉,余址石桥尚如故。」
清代.陈寅.过劳劳亭:「一望斜阳起暮烟,荒亭余址草连天。」
基本字义
余(餘)yú(ㄩˊ)
1、我:“余将老”。
2、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4、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农历四月的别称。
6、姓。
基本字义
址zhǐ(ㄓˇ)
1、地基,地点:住址。地址。旧址(a.过去的住址;b.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在的地址)。遗址。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