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德
基本解释
词条:『庸德』
拼音:yōng dé
注音:ㄩㄥ ㄉㄜˊ
解释:
1.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
2.指普通人的德行。
古代诗词
明代.薛瑄.德州除夕:「频登风纪知庸德,屡陟廷平愧菲才。」
宋代.胡宿.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一:「天下中庸德,人伦正始风。」
近现代.沙曾达.徐庭翼为孝弟君子:「庸德庸言敢自矜,舌耕抚养更难能。」
基本字义
庸yōng(ㄩㄥ)
1、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2、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3、岂,怎么: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4、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庸调。
5、功劳:庸绩(功绩)。
6、古同“佣”,雇佣。
基本字义
德dé(ㄉㄜˊ)
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3、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