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子
基本解释
词条:『邑子』
拼音:yì zǐ
注音:一ˋ ㄗˇ
解释:同邑的人;同乡。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宋代.苏轼.留别叔通元弼坦夫:「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
宋代.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杖藜此时将邑子,登眺置酒身优游。」
宋代.王安石.郑子宪西斋:「邑子从今夸胜事,岂论王谢世称才。」
宋代.李廌.经史阁:「隐君扁舟离五湖,初闻邑子惊陶朱。」
基本字义
邑yì(一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4、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