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夷跖

基本解释

词条:『夷跖』

拼音:yí zhí

注音:一ˊ ㄓˊ

解释:伯夷与盗跖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古代诗词

金朝.元好问.玉楼春:「由来夷跖不多争,唤向花间同一醉。」
宋代.赵汝腾.题永阳文献录:「冢中夷跖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宋代.叶茵.赋顺适堂:「吾犹臧谷耳,夷跖是耶非。」

基本字义

yí(一ˊ)

1、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ㄔㄨˇ)。

3、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4、弄平:夷为平地。

5、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古代的锄类工具。

8、古同“怡”,喜悦。

9、古同“痍”,创伤。

10、姓。

基本字义

zhí(ㄓˊ)

1、同“蹠”。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鄙夷不屑 不夷不惠 匪夷匪惠 匪夷所思 放诸四夷 赴险如夷 出夷入险 河溓海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