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涎
基本解释
词条:『野狐涎』
拼音:yě hú xián
注音:一ㄝˇ ㄏㄨˊ ㄒ一ㄢˊ
解释: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载:"捷能使人随所思想,一一有见,人故惑之。大抵皆南法,以野狐涎与人食而如此。其法:以肉置小口罂中,埋之野外,狐见而欲食,喙不得入,馋涎流堕罂内,渍入肉中。乃取其肉,曝为脯末,而置人饮食间。"因以"野狐涎"指迷惑人的话。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
宋代.陆游.赠王伯长主簿:「君要亲嘗狮子吼,法须尽吐野狐涎。」
宋代.释祖珠.偈三首:「沥尽野狐涎,趯翻山鬼窟。」
宋代.释端裕.颂古十首:「修行不落与不昧,尽作野狐涎唾腥。」
宋代.邓仁宪.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韵:「明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
基本字义
野yě(一ㄝˇ)
1、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2、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3、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4、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5、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6、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7、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基本字义
狐hú(ㄏㄨˊ)
1、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2、姓。
基本字义
涎xián(ㄒ一ㄢˊ)
1、唾沫,口水:垂涎三尺。流涎。涎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