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耳
基本解释
词条:『焉耳』
拼音:yān ěr
注音:一ㄢ ㄦˇ
解释:见"焉尔"。
古代诗词
元代.刘敏中.满江红 又次前韵 搔瓜事见刘向新序:「但物来即应,尽心焉耳。」
宋代.岳珂.怀素秋风帖赞:「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明代.李祯.至正妓人行(并叙):「忧郁之际,取而读之,匪慰若人,聊以自解焉耳。」
宋代.曾几.题程伯禹给事漫吾亭:「山林轩冕欤,等是寄焉耳。」
宋代.汪藻.尽心堂为张丞相题:「那知公亦寓焉耳,胸中炯炯如冰壶。」
基本字义
焉yān(一ㄢ)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4、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基本字义
耳ěr(ㄦˇ)
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4、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6、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