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素
基本解释
词条:『缁素』
拼音:zī sù
注音:ㄗ ㄙㄨˋ
解释:
1.黑和白。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故称。
古代诗词
元代.长筌子.洞玄歌:「枕万壑云霞乐平生,便不胜红尘,点染缁素。」
唐代.贯休.送郑使君:「东阳缁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台。」
唐代.武元衡.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
宋代.周必大.次韵邢怀正通判游蒋山:「同游皆大雅,缁素竞先睹。」
宋代.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基本字义
缁(緇)zī(ㄗ)
1、黑色:缁衣。缁帷。缁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缁黄(指和尚与道士)。
基本字义
素sù(ㄙㄨˋ)
1、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2、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3、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4、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5、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维生素。
6、向来: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7、白,不付代价:素餐。
8、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素食。素席。素油。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