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
基本解释
词条:『螽斯』
拼音:zhōng sī
注音:ㄓㄨㄥ ㄙ
解释:
1.虫名。体长寸许,绿褐色。雄虫的前翅能发声,雌虫尾端有剑状的产卵管。
2.《诗经》篇名。篇中以螽斯喻子孙众多,后因多作为称颂之语:螽斯衍庆。饣(食)部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仙风生指树,大雅歌螽斯。」
唐代.李群玉.哭小女痴儿:「条蔓纵横输葛藟,子孙蕃育羡螽斯。」
宋代.苏轼.答李邦直:「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先秦.诗经.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明代.无名.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
基本字义
螽zhōng(ㄓㄨㄥ)
1、〔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2、〔阜螽〕即“蚱蜢”。
基本字义
斯sī(ㄙ)
1、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2、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3、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4、古同“厮”,卑贱。
5、古同“澌”,尽。
6、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