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斑
基本解释
词条:『竹斑』
拼音:zhú bān
注音:ㄓㄨˊ ㄅㄢ
解释: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后诗文中常用作哀痛死者典实。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宋代.范成大.破阵子:「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唐代.韩翃.寄赠衡州杨使君:「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
唐代.许浑.送友人归荆楚:「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基本字义
竹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
基本字义
斑bān(ㄅㄢ)
1、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