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
基本解释
词条:『中伏』
拼音:zhōng fú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ㄈㄨˊ
解释: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古代诗词
唐代.皎然.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唐代.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
唐代.元稹.雉媒:「远见尔文章,知君草中伏。」
宋代.刘克庄.休致:「休致后欣荣念薄,利名中伏祸机深。」
宋代.黄庶.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雨洗三齐中伏月,乖龙连夜起云门。」
基本字义
中zhōng(ㄓㄨㄥ)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适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义
中zhòng(ㄓㄨㄥˋ)
1、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