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竹笮

基本解释

词条:『竹笮』

拼音:zhú zuó

注音:ㄓㄨˊ ㄗㄨㄛˊㄗㄜˊ

解释:引舟的竹索。笮﹐通"筰"。

古代诗词

宋代.范成大.发荆州:「初上篷笼竹笮船,始知身是剑南官。」
宋代.袁说友.送资深知潼川府:「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宋代.袁说友.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早上竹笮船,故园松菊盛。」
宋代.范成大.刺濆淖:「惊呼招竿折,奔救竹笮断。」
宋代.晁公武.荆州即事 其二:「初上蓬笼竹笮船,始知身是剑南官。」

基本字义

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

基本字义

zuó(ㄗㄨㄛˊ)

1、用竹篾拧成的索:笮桥(竹索桥)。

其他字义

zé(ㄗㄜˊ)

1、铺在椽上瓦下的苇席或竹席。

2、压榨:“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3、装箭的竹器。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丝豪竹 尺竹伍符 成竹在胸 翠竹黄花 刀过竹解 东南竹箭 吹竹调丝 吹竹弹丝

更多汉语词典: 自行 子满 拙笨 壮城 专悫 追参 訾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