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基本解释
词条:『宗臣』
拼音:zōng chén
注音:ㄗㄨㄥ ㄔㄣˊ
解释:
宗臣(1525-1560) : 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曾统兵击退倭寇。“后七子”之一。作品以散文较为出色,《报刘一丈书》为其名篇。有《宗子相集》。1.与君主同宗之臣。
2.世所敬仰的名臣。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述古三首:「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唐代.杜甫.别张十三建封:「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
唐代.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唐代.杜甫.江陵望幸:「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宋代.戴翼.水调歌头:「嵩岳周王佐,昴宿汉宗臣。」
基本字义
宗zōng(ㄗㄨㄥ)
1、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2、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3、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4、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5、尊奉:宗仰。
6、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7、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8、姓。
基本字义
臣chén(ㄔㄣˊ)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2、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古人谦称自己。
4、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