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
基本解释
词条:『钟磬』
拼音:zhōng qìng
注音:ㄓㄨㄥ ㄑ一ㄥˋ
解释: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2.佛教法器。
3.指钟﹑磬之声。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上嘉州:「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唐代.处默.圣果寺:「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唐代.杜甫.崔氏东山草堂:「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宋代.黄庭坚.次韵伯氏长芦寺下:「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基本字义
钟(鐘、鍾)zhōng(ㄓㄨㄥ)
1、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4、杯子。
5、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基本字义
磬qìng(ㄑ一ㄥˋ)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3、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4、古同“罄”,空,尽。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