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滞泥

基本解释

词条:『滞泥』

拼音:zhì ní

注音:ㄓˋ ㄋ一ˊㄋ一ˋ

解释:拘泥;固执。

古代诗词

元代.李道纯.满江红 赠一庵:「却如何、成少不成多,因滞泥。」
宋代.赵蕃.酬在伯再用书事之韵:「两日不亲颜色好,出门还恐滞泥沙。」
宋代.王禹偁.合崖湫:「瀛污暨积潦,滞泥不朝宗。」
宋代.邵雍.异同吟:「俊快伤灭裂,厚重伤滞泥。」
宋代.陈著.余生日闷中示诸儿:「券逋积滞泥中兽,户计偷生釜底鱼。」

基本字义

滞(滯)zhì(ㄓˋ)

1、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2、遗落:“此有滞穗”。

基本字义

ní(ㄋ一ˊ)

1、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其他字义

nì(ㄋ一ˋ)

1、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2、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发蒙启滞 外感内滞 停滞不前 带水拖泥 禅絮沾泥 乘云行泥 趁水和泥 出云入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