猘子
基本解释
词条:『猘子』
拼音:zhì zǐ
注音:ㄓˋ ㄗˇ
解释:
1.小疯狗。喻凶暴之徒。
2.喻勇猛的少年。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
宋代.苏轼.甘露寺:「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宋代.苏轼.赠狄崇班季子:「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絷。」
宋代.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二首:「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宋代.胡榘.濠梁凯歌:「岂知李侯心胆粗,捕缚猘子才须臾。」
基本字义
猘zhì(ㄓˋ)
1、狂犬,疯狗:“夫猘噬固能伤人,而豺声亦当自毙。”
2、疯狂的:“狂马不触木,猘狗不自投于水。”
3、凶猛;勇猛:凶猘。“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