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桑
基本解释
词条:『争桑』
拼音:zhēng sāng
注音:ㄓㄥ ㄙㄤ
解释:
1.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
2.泛指相争,不礼让。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书喜:「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
宋代.陆游.杂赋:「齐民让畔不争桑,和气横流岁自穰。」
唐代.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
宋代.杨万里.过宜福桥:「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宋代.楼钥.送姜子谦寄钟离:「卑梁争桑起吴衅,阴陵失道除汉雠。」
基本字义
争zhēng(ㄓㄥ)
1、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2、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
3、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
4、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
基本字义
桑sāng(ㄙㄤ)
1、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2、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