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谪戍

基本解释

词条:『谪戍』

拼音:zhé shù

注音:ㄓㄜˊ ㄕㄨˋ

解释:
1.亦作"谪戍"。
2.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

古代诗词

唐代.戴叔伦.赠张挥使:「谪戍孤城小,思家万里遥。」
清代.屈大均.读陈胜传:「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明代.屠隆.刘御史歌:「墓前铜雀化为灰,塞外金鸡谪戍回。」
明代.于鉴之.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谪戍未逢除党籍,勤王端复见孤臣。」
明代.王绂.题义方书舍:「无何我多故,谪戍向边鄙。」

基本字义

谪(謫)zhé(ㄓㄜˊ)

1、谴责,责备:众人交谪。

2、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谪迁。谪降(jiàng)。谪戍。谪居。贬谪。

3、变异:“庚午之日,日始有谪”。

基本字义

shù(ㄕㄨˋ)

1、军队防守:卫戍。戍边。戍守。

相关汉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