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旃蒙

基本解释

词条:『旃蒙』

拼音:zhān mēng

注音:ㄓㄢ ㄇㄥㄇㄥˊㄇㄥˇ

解释: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

古代诗词

宋代.陈普.寿容山:「我来昔在旃蒙年,乃翁八十健如虎。」
明代.王绅.简无为张真人:「昔在旃蒙岁,曾作清都游。」
明代.王缜.偶成次前韵兼柬祁致和大参 其一:「尽日琴书坐玉堂,旃蒙犹愧旧书香。」
清代.舒瞻.秋日同龙威游金粟山:「但能辨旃蒙,漫漶迷蝌籀。」
明代.许学.茫茫:「搔首呼天天不语,旃蒙作噩序朱明。」

基本字义

zhān(ㄓㄢ)

1、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2、同“毡”。

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

基本字义

蒙(矇)mēng(ㄇㄥ)

1、欺骗: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3、胡乱猜测:瞎蒙。

其他字义

蒙(濛)méng(ㄇㄥˊ)

1、没有知识,愚昧:启蒙。发蒙。蒙昧。

2、遮盖起来:蒙罩。蒙子。蒙蔽。

3、受: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姓。

6、同“艨”。

其他字义

měng(ㄇㄥˇ)

1、〔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广夏细旃 被泽蒙庥 发蒙振聩 发蒙启蔽 发蒙振槁 发蒙解缚 发蒙振落 发蒙解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