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镇犀

基本解释

词条:『镇犀』

拼音:zhèn xī

注音:ㄓㄣˋ ㄒ一

解释:指用犀牛角制的用具。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代白纻舞歌词:「象床瑶席镇犀渠。」
元代.王寂.菩萨蛮:「镇犀不动红炉窄。」
元代.王寂.红袖扶 酌酒:「风拂冰檐,镇犀动、翠帘珠箔。」
宋代.孙觌.寄题莫谦仲山居西楼二首 其二 西楼:「暮卷珠帘雨,夜镇犀帷风。」

基本字义

镇(鎮)zhèn(ㄓㄣˋ)

1、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

2、以武力维持安定: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

3、安定:镇静。镇定。

4、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镇。

5、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6、较大的集市:城镇。村镇。

7、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镇。

8、整个一段时间:镇日(整天)。

9、时常:十年镇相随。

10、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11、姓。

基本字义

xī(ㄒ一)

1、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2、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故作镇静 矫情镇物 柔远镇迩 岳镇渊渟 镇日镇夜 镇定自若 拔犀擢象 心有灵犀一点通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