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虺
基本解释
词条:『蛰虺』
拼音:zhé huǐ
注音:ㄓㄜˊ ㄏㄨㄟˇㄏㄨㄟ
解释:潜伏的毒蛇。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晚箨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宋代.陈普.笋:「震雷摇蛰虺,千根同发机。」
明代.边贡.赠何邦彦二首 其一:「穷谷多狼豺,水蛰虺与螭。」
明代.湛若水.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全身徒蛰虺,奋击愧高鹯。」
基本字义
蛰(蟄)zhé(ㄓㄜˊ)
1、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蛰。惊蛰。蛰伏。蛰虫。蛰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蛰藏(cáng)。
基本字义
虺huǐ(ㄏㄨㄟˇ)
1、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虺虺]〈古〉形容打雷的声音。
其他字义
虺huī(ㄏㄨㄟ)
1、[虺尵]疲劳生病(多用于马)。也作“虺隤”。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