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袍
基本解释
词条:『柘袍』
拼音:zhè páo
注音:ㄓㄜˋ ㄆㄠˊ
解释:
1.柘黄袍。隋文帝始服,后泛指皇袍。
2.借指皇帝。
古代诗词
宋代.洪咨夔.水调歌头:「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一点驾归鸿。」
宋代.洪咨夔.朝中措:「去天尺五城南社,趣对柘袍红。」
宋代.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元代.袁华.完颜巾歌:「璊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鹘装麒麟。」
宋代.苏轼.书韩干《牧马图》:「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
基本字义
柘zhè(ㄓㄜˋ)
1、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2、古同“蔗”,甘蔗。
基本字义
袍páo(ㄆㄠˊ)
1、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2、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