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毡雪

基本解释

词条:『毡雪』

拼音:zhān xuě

注音:ㄓㄢ ㄒㄩㄝˇ

解释:西汉苏武出使匈奴﹑匈奴胁迫苏武投降﹐不从﹐幽囚于空窖中﹐绝其饮食。天降雨雪﹐苏武以雪与旃(毡)毛并咽之﹐艰难备尝﹐终不肯屈。事见《汉书.苏武传》。后用为坚贞不屈之典。

古代诗词

宋代.刘辰翁.忆秦娥:「白头卧起餐毡雪。」
宋代.刘辰翁.念奴娇:「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宋代.严日益.题汪水云诗卷:「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
宋代.胡寅.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明代.张煌言.羁恨二首 其二:「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基本字义

毡(氊)zhān(ㄓㄢ)

1、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毡靴。毡包(a.毡制的圆顶篷帐;b.毡制的包儿)。毡裘。

基本字义

xuě(ㄒㄩㄝˇ)

1、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3、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毛里拖毡 啮雪餐毡 啮雪吞毡 青毡旧物 如坐针毡 坐卧针毡 毡上拖毛 毡袜裹脚靴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