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棘
基本解释
词条:『榛棘』
拼音:zhēn jí
注音:ㄓㄣ ㄐ一ˊ
解释:
1.犹荆棘。
2.引申为阻塞。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元代.陶宗仪.念奴娇 九:「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
魏晋.王粲.从军诗:「城郭生榛棘。」
宋代.陈棣.芳园:「当年金谷地,榛棘断人肠。」
宋代.杜范.道傍见梅:「且合收余白,应难待晚黄,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
基本字义
榛zhēn(ㄓㄣ)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丛杂的草木:榛芜。莽榛。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基本字义
棘jí(ㄐ一ˊ)
1、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2、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3、古同“戟”,兵器。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