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宰桑

基本解释

词条:『宰桑』

拼音:zǎi sāng

注音:ㄗㄞˇ ㄙㄤ

解释:明代蒙古官号。从元代沿袭而下。为汉语"宰相"的音转。绝大多数出身于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封建领主。达延汗时,为巩固汗位,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和诸王﹑台吉的僚属。只有卫拉特地区仍保留其封建领主的地位。

古代诗词

清代.弘历.博罗齐行:「一巴图济尔哈尔,乃厄鲁特宰桑,其勇诚超群。」
清代.弘历.三巴图鲁歌:「二人既死还复苏,宰桑巴磉得之壮其志,养之数月,我师再入方得归军牙。」

基本字义

zǎi(ㄗㄞˇ)

1、杀牲畜: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2、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3、古代官名:宰相(xiàng)。宰辅。太宰。宰官。

4、主管、主持:主宰。宰制。

基本字义

sāng(ㄙㄤ)

1、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2、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白衣宰相 伴食宰相 风流宰相 浪子宰相 弄獐宰相 任人宰割 山中宰相 宰相肚里好撑船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