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皂旗

基本解释

词条:『皂旗』

拼音:zào qí

注音:ㄗㄠˋ ㄑ一ˊ

解释:
1.亦作"皁旗"。
2.黑旗。

古代诗词

宋代.李纲.水龙吟:「万马崩腾,皂旗毡帐,远临清渭。」
宋代.苏轼.祭常山回小猎:「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宋代.姜夔.契丹歌:「皂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解凌空飞。」
明代.程敏政.题戎马出猎图:「歌长昼短乐未央,皂旗闪烁天苍凉。」
宋代.吕本中.丁未二月上旬四首 其二:「野帐留黄屋,青城插皂旗。」

基本字义

zào(ㄗㄠˋ)

1、黑色:皂靴。不分皂白(喻不问是非)。

2、差役:皂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分青红皂白 不分皂白 不问皂白 不问青红皂白 翻黄倒皂 贩夫皂隶 肥皂泡 牛骥同皂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