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雉伏

基本解释

词条:『雉伏』

拼音:zhì fú

注音:ㄓˋ ㄈㄨˊ

解释:比喻藏身。

古代诗词

明代.岳正.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十:「野雉伏雏随处有,公然都不解惊人。」
清代.和瑛.题巴里坤南山唐碑:「雉伏于蒿鼠噍穴,骄而无礼不知量。」

基本字义

zhì(ㄓˋ)

1、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2、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城墙:雉堞。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崇墉百雉 呼卢喝雉 家鸡野雉 狎雉驯童 雉头狐腋 雉伏鼠窜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更多汉语词典: 拶子 赞翊 凿意 泽狗 在数 折意 正姓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