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橐
基本解释
词条:『簪橐』
拼音:zān tuó
注音:ㄗㄢ ㄊㄨㄛˊ
解释:《汉书.赵充国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因"簪橐"指近臣的笔墨生涯。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圣朝中兴六十年,君家文武何联翩!先王剑履冠麟阁,後嗣簪橐陪甘泉。」
宋代.罗愿.水调歌头:「来岁公归何处,照耀彩衣簪橐,禁直且休催。」
宋代.李洪.送史志道帅建康:「簪橐明光备武文,玉麟暂剖别尧云。」
宋代.虞俦.挽吏部石似之:「期公簪橐侍甘泉,底是上天不假年。」
宋代.楼钥.杨待制挽词:「汉殿联簪橐,燕山拥节旄。」
基本字义
簪zān(ㄗㄢ)
1、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簪绅。
2、插,戴:簪戴。簪菊。簪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簪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基本字义
橐tuó(ㄊㄨㄛˊ)
1、口袋:负书担橐。
2、〔橐驼〕即“骆驼”。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