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昭仪

基本解释

词条:『昭仪』

拼音:zhāo yí

注音:ㄓㄠ 一ˊ

解释:古女官名。汉元帝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参阅《汉书.外戚传序》﹑《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
唐代.曹邺.恃宠:「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宋代.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上皇曾御昭仪传,镜里观形只眼前。」
唐代.李峤.熊:「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宋代.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八:「昭仪别馆香云暖,自把诗书授国公。」

基本字义

zhāo(ㄓㄠ)

1、光明:昭明。昭昭(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2、明显,显著: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耳目昭彰 恶迹昭著 跌宕昭彰 臭名昭著 臭名昭彰 明昭昏蒙 劣迹昭著 文昭武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