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杂曲

基本解释

词条:『杂曲』

拼音:zá qū

注音:ㄗㄚˊ ㄑㄨㄑㄨˇ

解释: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

古代诗词

唐代.王维.鱼山神女祠歌:「唐王勃杂曲曰。」
南北朝.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鸟声唯杂曲。」
南北朝.庾信.有喜致醉诗:「杂曲随琴用。」
南北朝.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鸟声唯杂曲,花风直乱吹。」
南北朝.庾信.有喜致醉诗:「杂曲随琴用,残花听酒须。」

基本字义

杂(雜)zá(ㄗㄚˊ)

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蜂屯蚁杂 纷纭杂沓 纯一不杂 错综复杂 拉拉杂杂 门无杂宾 门无杂客 良莠混杂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