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
基本解释
词条:『杂体诗』
拼音:zá tǐ shī
注音:ㄗㄚˊ ㄊ一ˇㄊ一 ㄕ
解释:古典诗歌正式体裁外之各种诗体。多从字形﹑句法﹑声律或押韵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体等。不少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
古代诗词
唐代.李群玉.寄长沙许侍御:「三年文会许追随,和遍南朝杂体诗。」
宋代.李覯.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长见江淹杂体诗,碧云非是惠林词。」
宋代.文彦博.诗寄答致政司空相公:「名过卫国平泉记,数协江淹杂体诗。」
基本字义
杂(雜)zá(ㄗㄚˊ)
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基本字义
体(體)tǐ(ㄊ一ˇ)
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其他字义
体(體)tī(ㄊ一)
1、〔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字义
诗(詩)shī(ㄕ)
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2、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