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杂虏

基本解释

词条:『杂虏』

拼音:zá lǔ

注音:ㄗㄚˊ ㄌㄨˇ

解释: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杂虏入云中。」
唐代.崔颢.赠王威古:「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唐代.陈陶.塞下曲:「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
唐代.杜甫.收京三首:「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
唐代.韩愈.元和圣德诗:「南至徐蔡,区外杂虏。」

基本字义

杂(雜)zá(ㄗㄚˊ)

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蜂屯蚁杂 纷纭杂沓 纯一不杂 错综复杂 拉拉杂杂 门无杂宾 门无杂客 良莠混杂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