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屋
基本解释
词条:『斋屋』
拼音:zhāi wū
注音:ㄓㄞ ㄨ
解释:家居的房屋。
古代诗词
宋代.张元干.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明代.王世贞.东斋:「月出东林端,不照东斋屋。」
清代.洪亮吉.古香斋柏树歌为陈刺史赋:「主人斋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
明代.王绂.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作:「西风昨夜起狂颠,捲我茆斋屋顶穿。」
清代.叶在琦.林赞虞丈出守昭通过黔赠别 其二:「城南邸居日,拥书坐斋屋。」
基本字义
斋(齋)zhāi(ㄓㄞ)
1、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斋。聊斋。荣宝斋。
2、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
3、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斋饭。斋堂。吃斋。
4、舍饭给僧人吃:斋僧。
基本字义
屋wū(ㄨ)
1、房,房间:屋子。屋宇。房屋。
2、家:“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3、车盖,覆盖物: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
4、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