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昏
基本解释
词条:『枣昏』
拼音:zǎo hūn
注音:ㄗㄠˇ ㄏㄨㄣ
解释: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古代诗词
宋代.李复.答晦步求饮:「千寻自分遗樗散,百和何堪借枣昏。」
宋代.吴芾.和严倅觅碧香:「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宋代.虞俦.和汉老弟雪中对梅 其五:「天怜孤秀教松伴,一爱清香洗枣昏。」
基本字义
枣(棗)zǎo(ㄗㄠˇ)
1、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基本字义
昏hūn(ㄏㄨㄣ)
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2、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3、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4、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5、古同“婚”,婚姻。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