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曾云

基本解释

词条:『曾云』

拼音:zēng yún

注音:ㄗㄥㄘㄥˊ ㄩㄣˊ

解释:层云。重叠的云层。曾,通"层"。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彭衙行:「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唐代.贯休.赠李祐道人(一作赠道士):「只是耽浮蚁,曾云见泣麟。」
魏晋.陆机.太山吟:「曾云郁冥冥。」
魏晋.陆机.园葵诗:「曾云无温夜。」
近现代.毛泽东.念奴娇·井冈山:「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基本字义

zēng(ㄗㄥ)

1、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古同“增”,增加。

3、竟,简直,还(hái):“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姓。

其他字义

céng(ㄘㄥˊ)

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古同“层”,重(chǒng)。

基本字义

云(雲)yún(ㄩㄣˊ)

1、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高曾规矩 得未曾有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似曾相识 曾参杀人 曾母投杼 曾无与二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