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菑畬

基本解释

词条:『菑畬』

拼音:zī shē

注音:ㄗㄗˋㄗㄞ ㄕㄜㄩˊ

解释:
1.耕耘。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归田三首:「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唐代.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畬。」
南北朝.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谷水播菑畬。」
明代.邾经.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儒冠傲轩冕,农耒力菑畬。」

基本字义

zī(ㄗ)

1、初耕的田地。

2、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姓。

其他字义

zì(ㄗˋ)

1、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矮墙。

5、剖析。

其他字义

zāi(ㄗㄞ)

1、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基本字义

shē(ㄕㄜ)

1、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刀耕火种。

2、刀耕火种的田地:“长刀短笠去烧畬。”

3、古同“畲”(中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畬兵攻打蒲寿庚。”

4、姓。

其他字义

yú(ㄩˊ)

1、开垦过两年的田地:“如何新畬?”

相关汉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