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卜
基本解释
词条:『箕卜』
拼音:jī bǔ
注音:ㄐ一 ㄅㄨˇ˙ㄅㄛ
解释:吴中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古代诗词
宋代.程俱.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 其二:「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基本字义
箕jī(ㄐ一)
1、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2、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箕。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基本字义
卜bǔ(ㄅㄨˇ)
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预料,估计,猜测:预卜。
3、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其他字义
卜(蔔)bo(˙ㄅㄛ)
1、〔萝卜〕见“萝”。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