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榻
基本解释
词条:『假榻』
拼音:jiǎ tà
注音:ㄐ一ㄚˇㄐ一ㄚˋ ㄊㄚˋ
解释:谓暂时借住。
古代诗词
宋代.郭印.游灵泉寺:「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宋代.陈延龄.大安院:「诗人假榻古兰若,松风涧水相泠泠。」
宋代.释净珪.寓宿洞霄:「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宋代.廖行之.书湘阴驿壁:「舍舟湖头烟水昏,假榻邮传犹柴门。」
宋代.陈造.再游福溪岩赠主僧:「幽人肯假榻,倦客似还家。」
基本字义
假jiǎ(ㄐ一ㄚˇ)
1、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其他字义
假jià(ㄐ一ㄚˋ)
1、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基本字义
榻tà(ㄊㄚˋ)
1、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竹榻。藤榻。卧榻。下榻(客人住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