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谏士

基本解释

词条:『谏士』

拼音:jiàn shì

注音:ㄐ一ㄢˋ ㄕˋ

解释:谏诤之士。

古代诗词

明代.高启.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献楣竟堕仇人计,赐剑应辜谏士忠。」
元代.耶律楚材.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 其三 读唐史有感复继张敏之韵颇有脂粉气息迁就声韵故也呵呵:「谏士陈休戚,廷臣论否臧。」
明代.杨爵.有感八首 其四:「古来杀谏士,谁可免多忧。」
明代.谢元汴.哭石交十首 其三:「石孤如谏士,石严如司刑。」

基本字义

谏(諫)jiàn(ㄐ一ㄢˋ)

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2、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4、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6、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犯颜苦谏 犯颜极谏 犯言直谏 犯颜直谏 犯颜进谏 犯颜敢谏 公规密谏 从谏如流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