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切
基本解释
词条:『谏切』
拼音:jiàn qiē
注音:ㄐ一ㄢˋ ㄑ一ㄝㄑ一ㄝˋ
解释:恳切进谏。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宋代.任希夷.德寿宫即事六首:「归美意中规谏切,华对人是颍封人。」
宋代.朱熹.挽吴给事三首 其一:「语闻三谏切,政有百年思。」
宋代.赵抃.江上白乐天祠:「谏切宁思禄,谗行却罪诗。」
明代.吴伯宗.赠藤州太守孙周伯原公诗:「马周方谏切,邓禹即名垂。」
基本字义
谏(諫)jiàn(ㄐ一ㄢˋ)
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基本字义
切qiē(ㄑ一ㄝ)
1、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其他字义
切qiè(ㄑ一ㄝˋ)
1、密合,贴近:切当(dàng)。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紧急:急切。迫切。
3、实在:切忌。恳切。
4、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