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烛
基本解释
词条:『桕烛』
拼音:jiù zhú
注音:ㄐ一ㄡˋ ㄓㄨˊ
解释:用桕脂做成的蜡烛。
古代诗词
宋代.慕容佰才.大剑山:「阶走枫林叶,窗催桕烛花。」
宋代.方回.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糟姜三盏酒,桕烛一瓯茶。」
近现代.姚鹓雏.南歌子 寂寥中忽忆数年前巴中歌乐山视旭初疾,日月不居,情事如昨,而有感于近年之离合也。因拈短章,为故人问:「桕烛巴山雨,筇枝北阜云。」
明代.林廷选.兰溪夜泊:「桕烛迎春金字帖,香醪过夏瓮头泥。」
明代.梁朝钟.稔冈竹枝词 其二:「桥上点残乌桕烛,烛花粗滑泪如泥。」
基本字义
桕jiù(ㄐ一ㄡˋ)
1、〔乌桕〕落叶乔木。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桕脂”,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可榨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亦称“桕树”。
基本字义
烛(燭)zhú(ㄓㄨˊ)
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洞悉:洞烛其奸。
3、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