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荆州瘿

基本解释

词条:『荆州瘿』

拼音:jīng zhōu yǐng

注音:ㄐ一ㄥ ㄓㄡ 一ㄥˇ

解释: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

古代诗词

唐代.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人带荆州瘿。」
唐代.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

基本字义

jīng(ㄐ一ㄥ)

1、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3、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荆妻。

5、姓。

基本字义

zhōu(ㄓㄡ)

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

2、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基本字义

瘿(癭)yǐng(一ㄥˇ)

1、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

2、病理学指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局部细胞增生,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植物受病菌、昆虫、叶螨、线虫等寄生后,常形成“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布裙荆钗 钗荆裙布 地棘天荆 负荆请罪 负荆谢罪 满目荆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